的里雅斯特同步辐射实验室是尖端工程与科研卓越的枢纽。我们团队设计并建造高精度系统,为基于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的顶尖研究提供支撑。通过Elettra 2.0项目,我们正迈出跨越式步伐:在超高真空环境中部署纳米级运动系统,对同步辐射装置进行全面升级——这为下一代光子科学与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同步辐射实验室成立于1986年,自1993年起正式运行,是位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的国际研究中心。该中心拥有两大旗舰光源:
- 埃列特拉同步加速器——作为第三代储存环,为30多条光束线提供辐射光源;
- FERMI自由电子激光器——作为世界顶级装置,能够产生持续仅数十飞秒的超短脉冲、全相干紫外至软X射线。
这些尖端工具助力科学家与工程师在原子层面探索材料特性与反应过程,为微电子、能源存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突破性创新开启全新可能。
我们的多条光束线(包括光谱显微线站)在工业应用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依托X射线光谱学和纳米成像等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深入解析表面界面、薄膜材料与纳米结构——这些对半导体器件、储能装置及催化系统的材料优化至关重要。这种基础科研与产业应用的直接联动,有效加速了制造业与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进程。
我们始终以突破性工程技术铸就发展里程碑。以FERMI激光装置为例,其建设要求我们实现精密的机械与热稳定系统、定制高精度元件、先进诊断技术以及飞秒级同步控制。而在日常光束线运行管理中,同样体现了高端制造的核心特质:卓越的可靠性、高度定制化能力、CAD/CAM全流程集成以及快速问题解决机制。

的里雅斯特同步辐射实验室FERMI实验大厅
为下一代科学而生的宏伟工程挑战
埃列特拉2.0项目是对我们同步辐射光源的全面升级,旨在将其打造为第四代设施,可产生完全相干、衍射极限的光束。此次升级的核心是采用新型12弧段晶格结构(S6BA-E),将水平发射度降低至原有水平的1/50,从而实现超聚焦的稳定光束。
这一性能飞跃意味着:在10 keV能量下的亮度将提升100倍,在1 keV能量下的相干性最高增强60倍。整个升级完全复用原有基础设施——使埃列特拉2.0成为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双重里程碑。
实现这一愿景需要超精密机械系统,涵盖真空室、光束线支撑件及光束导向元件——每个子系统在设计建造过程中都遵循着精益求精的工程标准。
深入光束线:埃列特拉2.0的精密系统架构
为埃列特拉2.0打造工程系统,意味着要在极致稳定性、超高真空和光子束流质量这三者的交汇点上实现突破。每个组件——无论是机械平台、支撑结构还是接口装置——都必须以纳米级精度运行,抵御热扰动与振动干扰,并在漫长的实验周期中始终保持真空完整性。

埃列特拉2.0升级项目的关键里程碑,是为光谱显微光束线成功研制了高精度三维运动系统。该系统包含:
- 具有纳米级定位精度的运动平台——这对需要极高定位精度的实验至关重要
- 超高真空兼容组件——采用陶瓷与无氧高导铜材料制造
- 隔振支撑底座——确保持续维持超稳定定位状态
每个元件都必须满足严格的公差要求,能承受热应力与机械应力,并与基于CAD的设计流程无缝集成。运动精度不仅是机械要求——它更直接决定了空间分辨率、信噪比以及纳米成像与X射线吸收测量结果的可复现性。
运动系统的实现之路
2022年,我们的团队开始通过Xometry制造平台将精密CAD模型转化为实体部件。借助数字化制造工具,我们选定了超高真空级材料,并在数周内获得了精密加工的零件。

整个三维运动系统总成——包括运动平台、结构元件与支撑部件——均以纳米级公差制造完成,为集成至光束线做好了准备。
该三维运动系统在光谱显微实验站完成安装后,在真空环境下实现了纳米级精度的平滑可重复运动。所有组件(包括陶瓷与高纯度铜质部件)均通过真空洁净度测试,确保了无污染环境。同时,隔振底座以显微镜级的稳定性维持着装置平稳运行。这些要素共同满足了光束线的严苛运行要求,验证了其在埃列特拉2.0大平台中的核心作用。
开启创新新征程
随着三维运动系统的成功实施,的里雅斯特同步辐射实验室正持续推进其升级版储存环的高频组件研发——将光子科学推向新的极限。这些部件同样采用数字化制造流程进行精工打造,在实现全相干、衍射极限第四代光源的愿景进程中,持续确保着同等级别的精度、质量与交付时效。